刚刚从动荡中走出来的杉杉股份,恐怕要变天了。
这两日,公司收到第一大股东杉杉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杉杉集团”)的通知,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部分股份,发生被司法冻结、轮候冻结的情况。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,截至目前,杉杉集团累计被冻结、标记的股票已经超过九成。
这意味着,一旦这部分被冻结的股票被法院强制拍卖,那杉杉股份的控制权恐怕都要直接生变。刚从动荡中爬过的杉杉股份,如今看来不仅无好转迹象,前景甚至越来越不明朗。
负极一哥突遭变故
众所周知,杉杉股份从服装大佬跨界至锂电的壮举,堪称业界佳话。鲜为人知的是,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,都离不开创始人郑永刚的多次前瞻性布局与深远眼光。然而,世事无常,2023年初,郑永刚的突然离世,引发了公司一场激烈的遗产争夺风波。
虽然最终新掌舵人郑驹接过了董事长的重任,权利大戏尘埃落定,但平静的表象下,实则是暗流涌动。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,杉杉股份、杉杉集团等先后多次被曝出遭遇股权司法冻结。
最新的一则公告显示,11月4日,杉杉集团持有的杉杉股份4.3亿股,占后者总股本19.08%的股份,被四川绵阳中院申请司法冻结。此外,杉杉集团持有的3.8亿股,占比16.85%的股份,也分别遭到绵阳中院、广州中院轮候冻结。
杉杉集团共计持有杉杉股份7.82亿股,持股比例高达34.71%。而这则公告一出,就意味着其中已有4.3亿股被司法冻结,另有2.87亿股被司法标记,合计被冻结或被标记的已超九成!
这一局面,直接将杉杉集团推向了可能失去对杉杉股份控制权的危险境地,令人唏嘘,往日的负极老大,竟会沦落至此。而这一尴尬现状,也暴露出了杉杉股份背后业绩亏损、内控执行不力等种种危机。
营利双降、负债上涨
业绩方面,2023年,公司实现营收190.7亿元,同比下降12.13%;净利润更是只有7.65亿元,跌幅高达71.56%。
特别聚焦到负极材料板块,虽然财报显示,2023年公司负极材料销售了26.4万吨,同比增加43.22%,但这部分营业收入却只有72.67亿元,同比下跌了9.8%。卖得多赚的钱反而少了,杉杉股份空落了个市场老大的虚名。
挺进2024年,杉杉股份的业绩不仅没好转,反而持续“恶化”。从最新的三季度报告来看,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营业收入132.84亿元,又比去年少了9.69%;净利润2321.29万元,同比降98.07%。
盈利双降,公司负债水平却在蹭蹭上涨。截至2024年6月30日,杉杉股份总负债已经达到273.3亿元,同比增长19.05%;资产负债率为54.32%,同比增长5.67%。
看来,杉杉股份深陷这轮行业周期的痛苦中,实在难以挣脱。其在半年报中也向投资者们作出了解释说明,业绩不好的原因有三个:一是核心业务价格下跌,利润下滑;二是剥离资产及参股企业亏损,影响业绩;三是去年股权出售收益不再,收入减少。
内控执行不力
业绩上颓势或许可以归咎于不可抗的行业下行周期,但仔细审视,公司内控方面也存在不小的疏漏。
今年6月,在任仅仅一年多点的郑驹就收到了一张宁波证监局的警示函。这份看似常规性的行政监管,主要涉及两点。
第一,杉杉控股在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,通过预付款等方式累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7.88亿元。尽管这些资金后续已经归还,但上市公司对此未公告或披露,严重违背了市场透明的原则。
第二,杉杉股份与两家关联方公司进行了两笔合计11.2亿元的关联交易,包括支付购房预付款和税款。然而这两笔交易未经董事会审议,也未向公众披露交易细节,这种流程上的“隐秘”难免引起投资者们的质疑:这些究竟是谁签批?公司内部流程究竟是怎样?这些质疑声,显示出现阶段公司内部管理确实非常混乱。
相较盈利下滑,以上内控上的执行不力更值得引起关注。毕竟,这些问题直接反映了公司管理层的决策水平和公司治理上的缺陷。面对行业挑战,临危受命的新任董事长郑驹没有能够成功延续杉杉股份的辉煌,反而因管理不善加剧了公司困境。
这种情况下,市场普遍存疑,杉杉股份能否顺利挺过这波行业下行周期?新掌舵人又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判断与决策?在吃完创一代留下的策略“老本儿”后,杉杉股份的未来充满变数。